鋰電新風向之——小米11為啥搭載硅氧負極電池?
3月29日,小米全球首發了“硅氧負極電池”,以及與之配套的快充技術。而搭載該電池的小米11pro和ullta版本手機的電量也達到5000mAh,同時支持67w的有線無線同功率的超級快充,半小時多點就可以直接充滿。
其實,鋰離子電池目前所用的負極材料主要為石墨,商業化高端石墨材料的實測比容量已接近其理論比容量372mAh/g的天花板,很難再有提高。目前具有商業化應用前景的硅負極材料主要有:納米硅碳復合材料、氧化亞硅材料(即硅氧負極材料)。硅氧負極優勢在于嵌鋰過程中的體積膨脹較小,所以循環性能較好。而具有更小的體積膨脹和更好的循環穩定性對于動力電池尤為重要,因此它已經在部分新能源汽車上得到應用,但小米將其用在手機上,確屬首次!
此次小米的硅氧負極黑科技得以在手機上搭載,不僅得益于目前硅基負極技術所取得的突破,比如納米化和碳包覆等,同時也得益于國內相關材料的規?;慨a,比如新疆晶碩新材料有限公司5000噸/年氧化亞硅項目預計2021年下半年建成,為我國動力電池高端硅氧負極材料供應提供了保障,有力降低了硅氧負極電池的成本!國內以硅氧負極為方向的鋰電材料企業包括貝特瑞、杉杉、天目先導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