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用石英玻璃微結構3D打印系統問世
近日,德國3D打印科技企業Nanoscribe推出一項熔融石英玻璃微結構3D打印技術。該技術首先將二氧化硅納米顆粒分散在光固化粘合劑基質中,以便于直接用微加工系統打印微觀結構,并最終燒結成優質的熔融二氧化硅玻璃,可應用于生命科學、微流控、微反應器或微光學成像等領域。
所謂GP即(Glass Printing)
石英玻璃的優良特性,如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等,使其成為許多高端應用的候選材料。Nanoscribe以其(Two-Photon Polymerization)雙光子聚合專利技術為基石,利用GP二氧化硅光刻膠和其微加工系統進行印刷和熱處理,當溫度達到600℃時,聚合物粘接劑被排膠,繼而在達到1300℃時,二氧化硅納米顆粒燒結成型,零件體積縮小,顯示出純熔融石英玻璃的三維微觀結構。
據介紹,這種新型3D打印熔融石英玻璃的楊氏模量比IP-Q標準材料高出約一個數量級,其他優勢還有從紫外到紅外的光學透明性,表面光滑等,也就是說這種熔融石英微結構的材料特性與目前商用石英玻璃相當,這就為微機電系統和材料工程領域開辟了新的可能。